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 安徽省宿州市第二中学
网站地图
宿州二中办事流程
学生管理
作者:
2025-10-23

学生管理流程

一、入学与分班

1.报名注册

新生按照学校规定的时间和要求,持录取通知书、户口本等相关证件到学校报到,填写个人信息登记表,缴纳相关费用,完成报名注册手续。

2.入学教育

在正式上课前,学校组织入学教育活动,包括校史校情介绍、规章制度学习、行为规范教育等,帮助学生了解学校,适应高中生活。

3.分班

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性别等因素进行阳光分班,确保每个班级的学生水平相对一致。分班结果公示后,学生按照安排进入相应班级。

二、日常管理

1.考勤管理

班主任负责每日考勤,通过点名、签到等方式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对于迟到、早退、旷课的学生,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原因并进行教育。

2.纪律管理

学校制定明确的校规校纪,学生需严格遵守。对于违反纪律的学生,教师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相应处分。处分决定需告知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并记录在学生档案中。

3.评优评先

每学期或学年开展评优评先活动,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评选过程遵循民主、公平、公正的原则,由班级推荐、年级审核、学校审批后进行表彰奖励。

三、休学、复学与退学

1.休学

学生因伤病或其他特殊原因需要休学的,由学生本人或家长提出书面申请,附上相关证明材料(如医院诊断证明等),经班主任、年级主任签字同意后,报学校教务处审批。批准后,学校为学生办理休学手续,保留学籍。

2.复学

学生休学期满,应在开学前向学校提出复学申请,经学校审核同意后,安排到相应班级复学。复学后,学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安排课程学习。

3.退学

学生因特殊原因要求退学的,由学生本人或家长提出书面申请,说明退学原因。学校在接到申请后,进行调查核实,经校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后,办理退学手续,注销学籍,并告知家长退学后的相关事宜。

 

教师管理流程

一、招聘与入职

1.招聘计划

学校根据教学工作需要,制定教师招聘计划,明确招聘学科、人数、岗位要求等,报上级市教体局审批。

2.招聘流程

通过多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如教育人才网、学校官网等。应聘者提交个人简历、学历证书、教师资格证等相关材料,学校组织资格审查,确定进入面试、试讲环节的人员名单。面试和试讲由学校组织专家评委进行,根据综合成绩确定拟录用人员,报上级部门审批后签订聘用合同。

3.入职培训

新教师入职前,学校组织入职培训,内容包括师德师风教育、教育教学理论、学校规章制度等,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工作环境和教学要求。

二、教学管理

1.教学计划与备课

每学期开学前,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个人教学计划,并提交教务处审核。教师认真备课,撰写教案,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

2.课堂教学

教师按照课程表和教学计划进行授课,严格遵守教学纪律,不得迟到、早退、旷课。注重课堂教学质量,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教学评价

学校通过学生评教、同行评教、领导评教等多种方式对教师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每学期末,教师需提交教学工作总结,学校根据教学评价结果对教师进行奖惩,并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指导建议。

三、考核与晋升

1.考核

学校每年对教师进行年度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师德表现、教学工作、教研工作、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结果作为教师晋升、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2.晋升

教师晋升职称需符合相应的条件和要求,如教龄、教学成果、科研成果等。教师提出晋升申请,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学校组织评审小组进行评审,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上级职称评审部门的评审。

学生学籍管理流程

一、学籍注册

1.信息采集

新生入学后,学校组织学生填写学籍信息采集表,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家庭信息、学习经历等。信息采集完成后,学校进行审核和录入,上传至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

2.学籍注册

学校根据学籍信息管理系统的要求,为新生办理学籍注册手续。注册成功后,学生获得全国唯一的学籍号,学籍信息进入全国统一管理。

二、学籍变动

1.转学

学生因家庭住址迁移、父母工作调动等原因需要转学的,由学生家长向转出学校提出书面申请,学校审核同意后出具转学联系表。家长持转学联系表到转入学校联系,转入学校同意接收后,在联系表上盖章。家长将盖章后的联系表交回转出学校,转出学校通过学籍系统办理转学手续。

2.借读

学生因特殊原因需要借读的,由学生家长向借读学校提出申请,借读学校同意后,学生到借读学校办理借读手续。借读学生的学籍仍保留在原学校,借读期间的学习成绩和表现由借读学校反馈给原学校。

三、毕业与结业

1.毕业

学生在高中阶段修满规定的学分,综合素质评价合格,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达到毕业要求,由学校进行毕业资格审核。审核通过后,学校为学生颁发高中毕业证书,并将学生毕业信息上传至学籍管理系统。

2. 结业

学生修业期满,但未达到毕业要求,经学校审核后可颁发结业证书。结业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补考合格后,可换发毕业证书。

 

招生工作流程

一、制定招生计划

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和学校实际办学条件,制定年度招生计划,明确招生人数、招生范围、招生批次、招生条件等内容,报上级部门审批。

二、招生宣传

1.发布招生信息

通过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招生简章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发布招生信息,介绍学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教学特色、招生政策等内容。

2.组织招生咨询活动

学校组织招生咨询会、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安排专人解答家长和学生的疑问,邀请家长和学生参观校园,了解学校的教学设施、生活环境等情况。

三、报名与录取

1.报名

学生按照教体局规定的报名时间和方式进行报名,可通过网上报名或现场报名的方式提交个人报名信息和相关证明材料。教体局对报名学生进行资格审查,确定符合报名条件的学生名单。

2.录取

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等情况,按照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进行录取。录取结果通过学校官网、短信等方式通知学生和家长,学生按照规定时间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财务收支流程

一、预算编制

1.部门申报

学校各部门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实际需求,编制本部门的经费预算,明确各项费用的支出项目、金额和用途,提交财务部门。

2.财务汇总与审核

财务部门对各部门提交的预算进行汇总和审核,结合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财力状况,对预算进行调整和完善,形成学校年度预算草案。

3.预算审批

学校预算草案经校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审批通过后的预算作为学校年度财务收支的依据。

二、收入管理

1.收费项目与标准

学校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收费,不得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收费项目包括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等,收费标准需向社会公示。

2.收费方式

学校通过银行代收、网上缴费等方式收取学生费用,确保收费过程规范、透明。财务部门及时将收费信息录入财务管理系统,开具合法有效的收费票据。

3.收入上缴

学校按照规定将各项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三、支出管理

1.报销审批

学校教职工因工作需要发生的费用支出,需填写报销凭证,附上相关发票、合同等证明材料,按照学校规定的审批流程进行审批。审批流程一般为经办人签字、部门负责人审核、财务部门审核、分管领导审批、校长审批。

2.资金支付

财务部门根据审批通过的报销凭证,按照规定的支付方式进行资金支付,如转账支付、现金支付等。对于大额支出,需按照学校的大额资金管理规定进行集体决策和支付。

3.财务核算与监督

财务部门对学校的各项收支进行及时、准确的财务核算,定期编制财务报表,反映学校的财务状况和收支情况。同时,学校加强内部审计和财务监督,确保财务收支合法、合规、合理。

 

考试流程

一、考试组织

1.制定考试计划

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根据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制定本学期的考试计划,明确考试科目、考试时间、考试地点、监考人员等安排。

2.考务安排

考前,教务处组织召开考务会议,对监考人员进行培训,明确监考职责和考试纪律。同时,安排人员负责考场布置、试卷印刷与分发等考务工作。

二、考试实施

1.学生考试

学生按照考试计划和要求参加考试,遵守考试纪律,诚信应考。监考人员严格履行监考职责,维护考场秩序,确保考试公平、公正。

2.试卷回收与保管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及时回收试卷,按照规定进行密封和保管,防止试卷泄露和丢失。

三、阅卷与成绩评定

1.阅卷安排

教务处组织教师进行阅卷,根据学科特点和考试要求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教师按照评分标准进行认真阅卷,确保阅卷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成绩录入与审核

教师将学生考试成绩录入成绩管理系统,教务处对成绩进行审核,确保成绩准确无误。审核通过后的成绩进行公示,接受学生和家长的监督。

四、成绩分析与反馈

1.成绩分析

考试结束后,教务处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包括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分布等情况,各学科教师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2.反馈与总结

教务处组织召开成绩分析会,学校领导对考试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为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将学生成绩反馈给家长,加强家校沟通与合作。


Friendship link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