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概况> 规章制度 > 内容

宿州二中新课程新教材学科作业规范要求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 点击数: [添加收藏]

宿州二中新课程新教材学科作业规范要求    

20251月修订)  

一、科学设计作业  

普通高中学科作业依据《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教学目标、学科基本观念、多元化科学的设计作业。  

(一)基于学科课程标准  

学科课程标准是学科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规定普通高中学生学习的内容及达到的水平。作业的设计也要依据课程标准,更不能随意拓宽加深、拔高要求,加重学生学业负担。普通高中学科课程由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课程构成。必修课程是全体学生必须修习的课程,是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共同基础,作业设计时要注重基础性,也可以设计实验、调查等多种形式的作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选择性必修课程是学生根据个人需求与升学考试要求选择修习的课程,设计作业要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学科研究的内容与方法、深入地认识学科价值。选修课程是学生自主选择修习的课程,作业设计要注重拓展学科视野,深化对学科及其价值的认识。  

(二)基于学科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能力的培养、素养的达成离不开知识作为载体。课上要让学生通过活动自主构建知识,提升能力,课下要设计能够促进学生知识再现、复习巩固的作业。  

2 .素养目标  

普通高中学科课程以全面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主旨。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不仅在课堂上,也要延伸到课下,作业的设计就要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能从多视角分析与解决问题。  

(三)基于作业多元化  

单一类型的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利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化、内容丰富的作业,以发挥作业的不同功能。如,依据作业功能可以设计课前预习作业、课堂练习作业、课后巩固作业等,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基础性作业、提高拓展作业,也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作业的形式设计书面作业、探究作业、实践作业等,根据教学目标结合与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具有特色的多样性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合理布置作业  

作业布置应把握好作业的功能,立足于学生知识和素养全面发展来搭配作业类型。布置形式多样和内容丰富的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也体现发展个性的原则。  

(一)充分利用教材习题资源  

教材中每节内容后都有“练习与应用”或者“练习与活动”,每章内容后也有“复习与提高”或“本章自我评价”等习题资源,其习题均与本节内容紧密相联,较适合学生的随堂复习。习题分布基本也是由易到难,由基础到提高,习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教师优先使用教材配套习题资源,并做好教材课后练习的规划布置,适度补充,达到增效减负的效果。  

(二)合理选择课外作业  

目前练习套卷作为课外作业和作为作业的补充较为普遍,学校应当建立有效的作业监管系统,控制作业的量,减少练习套卷的随意发放。教师对所布置的作业应该先进行试做,再从中精选出符合课程标准要求和学生发展需求的作业,以便有效控制作业的量和难度,避免出现“繁”“难”“偏”的作业。  

(三)探索布置弹性作业  

教师设置有区别的学生作业,需探索布置弹性作业,例如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选择,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减少基础训练,选择完成有挑战的作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个性化作业。  

三、有效批改作业  

(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效批改作业可以落实作业的价值功能,可以诊断课堂教学目标是否落实,以便调整教学内容与进度,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作业批改前,要树立正确的作业观,作业是学科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在作业批改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错误之处要有明确的标记,最好有批注;在作业批改后,要及时反思学生出现问题的共性及其原因,总结优秀作业案例,发挥示范作用。  

(二)搭建师生交流的平台  

作业批改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有效平台。目前班级学生较多,学科教师教授班级也相对较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教师很难及时与每一位学生当面交流沟通,教师可以在作业批改时,倾注智慧,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与问题,用批注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深度交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作业批改不仅是作业的评价,也让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的交集,变成教师与学生交流的平台。  

(三)构建作业多元评价体系  

作业的批改一般是对学生作业错误之处做明确的标记,方便学生发现错误,自我反思错误的原因、从而改正错误,这种作业的批改仅是作业评价的一种方式。除教师对学生作业这种的评价外,也可以采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小组合作评价、全班共同评价等多形式的评价,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四、适时反馈作业  

及时反馈。通过前期科学的设计、合理的布置作业,但如果没有将作业的评价及时反馈给学生,其作业价值功能将大打折扣,特别是新课课后复习巩固作业,学生无法及时调整对学习内容的认识。最好能做到当天收交的作业,当天批改当天反馈,以达到效果最大化。  

反馈形式。通过批改作业,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共性问题与个别问题,共性问题一般采取课堂集中点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问题的再认识、再思考,讲评时要留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反思、改正错误的习惯。对于学生的个别错误,教师可采用面批方式来帮助其解决问题。作业反馈也可以通过对优秀作业和典型问题进行展示反馈,也可以针对问题设计同类型作业,两次结果对比反馈。  

五、作业实施中应把握的关键要素  

(一)坚持育人功能  

发挥作业在巩固知识与技能、发展学习能力、提升品德修养、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方面的育人功能,优化作业设计与实施,实现提质增效。  

(二)立足学生发展  

作业实施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作业内容、难度、数量、形式、反馈与评价等诸多要素,要紧扣教学内容和进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体现从生活走向学科,从学科走向社会的思想,要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在作业数量上精简,在作业内容和形式上优化,使得作业真正起到减负增效的作用。(见附件:宿州二中作业管理负面清单)  

附件:宿州二中作业管理负面清单    

   

本作业管理负面清单内容为我校教师布置和批改作业所禁止事项,请各位教师认真对照排查和整改,切实控制作业总量和提高作业质量。    

序号  

项目  

排查情况(是/否)  

1  

超量布置作业,作业挤占学生课后活动时间  

   

2  

双休日和节假日加大作业量  

   

3  

布置机械性和重复性的低效作业  

   

4  

布置与教学实情和课程标准不符的作业  

   

5  

布置带有惩罚性质的家庭作业  

   

6  

违反教辅材料管理规定中关于“一科一辅”的要求,将教辅材料中的内容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使用  

   

7  

要求学生在电子设备上完成书面作业  

   

8  

教师或以家长委员会名义通过班级微信群、QQ群、电子邮箱等各类软件平台布置家庭作业、发布学生作业完成情况  

   

9  

布置需要家长深度参与的综合实践性作业  

   

10  

布置需要家长完成的学科出题和家庭考试  

   

11  

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  

   

12  

不批改作业或批改作业不及时  

   

13  

只检查作业,不纠错、反馈和答疑  

   

14  

对学困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未跟进答疑和辅导  

   

15  

教师使用不恰当的语言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  

   

16  

由学生代教师完成作业批改  

   

17  

要求家长检查和批改作业  

   

18  

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  

 

   

分享到:
[打印文章]